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Bevictor韦德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响应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号召,暑期期间,学校以“青春力铸强国梦,挺膺奋进绽芳华”为主题,围绕红色血脉、基层发展、文化传承等选题,组织动员1660支实践队深入全国各地,在红色熔炉中淬炼信仰,用全龄服务传递温情,于文化沃土播种未来,谱写知行合一的青春长卷。
红色基因薪火传,山河为证铸忠魂
寻访红色地标,对话峥嵘岁月。青年学子们将革命圣地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课堂,通过沉浸式学习、创新性阐释,深刻感悟跨越时空的精神伟力,将红色基因内化为服务强国建设的行动自觉。全校3074名队员投身于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之中。
实践队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合影 邹仪婷摄
聚焦济南丰富的红色资源,经济管理学院红源实践队系统调研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、解放阁等七处红色地标。队员们创新实践“五学”调研模式,结合“线上+线下”“宣讲+体验”的立体宣发,深入挖掘精神富矿。置身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“攻城战斗”复原场景前,历史的硝烟仿佛重现,“爱党爱军、依靠人民、英勇顽强、敢于胜利”的济南战役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队员。实践队员吴一飞凝视着纪念塔,道出共同心声:“眼前的繁华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守护的未来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定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奋斗动力,为中国的明天贡献青春!”
实践队员学习胶东革命史 陈海军摄
怀着对历史的崇敬,化工学院“青蓝逐化”实践队于7月11日走进烟台胶东革命纪念馆。队员们通过观摩泛黄手稿、斑驳武器、褪色照片以及饱经风霜的扁担等珍贵展品,系统学习了胶东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:从党组织早期革命斗争,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浴血奋战,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群众支前的感人场景。从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,到见证新时代航天辉煌的展陈跨越,令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薪火的传承内涵与时代价值。实践队员农朝宇表示:“胶东革命精神中的坚定执着与开拓勇气,将激励我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,以青春智慧服务强国伟业。”
全龄服务织暖网,枝叶关情润心田
活动合影 张耀中摄
面对电信诈骗高发态势,文法学院的青年迅速响应。在隐珠山路社区的老槐树下,“漂有所依”服务队精心开设的“反诈宣传点”吸引了众多居民。队员们精选保健品虚假宣传、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,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套路。通过现场模拟“免费体检”“高额回报”等陷阱,他们手把手教授居民防骗识别技巧,让防骗知识真正深入人心。看到居民们从最初的困惑到后来能主动分析骗术,队员王奕栋感慨地说道:“能够运用所学帮助社区居民筑牢‘防护网’,守护好他们的‘钱袋子’,这正是我们实践的价值所在。”
孩子们积极互动 杜宝怡摄
播撒财经启蒙的种子,启迪未来智慧,“钱途无忧”实践队展现了他们的创新探索。在青岛西海岸图书馆,队员们化身货币向导,为孩子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探秘货币之旅”。“物物交换大挑战”“贝壳数场”“面值换算”等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,结合情景剧和动画,生动展现了货币从起源到数字化的奇妙演变。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交易原理和货币知识,课后纷纷兴奋表示:“活动太有意思了,我认识了钱的发展!” 实践队员杜宝怡见证着孩子们认知的飞跃:“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我们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性财富认知的种子,这是基层启蒙教育最珍贵的回响。”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群体,暑期共有32支实践队、171名队员深入城乡社区,实践队员们将专业知识与赤子情怀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具体行动。他们用心倾听需求,用情排忧解难,在解民忧、暖民心的实践中,架起青春与基层的连心桥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。
非遗古韵崭新彩,童心传承铸未来
守护民族根脉,激活文化基因,青年学子们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。他们走进校园、融入乡村,以新颖的形式、真诚的互动,将非遗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给下一代,在孩子们心中点燃文化自信的火炬,为古老技艺注入青春活力。全校共有235支实践队、745名队员(总计832人次)致力于传承优秀文化的实践探索。
实践队队员指导学生做手工 何佳原摄
Bevictor韦德召旭服务队走进昆仑山路小学,将建筑文化课堂带到孩子们身边。队员们以生动讲解带领孩子们追溯飞檐翘角的千年渊源,用故宫太和殿、苏州园林的经典案例揭开传统建筑的艺术密码,借问答互动解读装饰细节中的文化内涵。手绘实践环节,孩子们手握彩笔将课堂所学的构造特点与奇思妙想融入创作,一笔一画勾勒心中的飞檐翘角,让瑞兽纹饰与灵动弧度在画纸上绽放光彩。“原来建筑这么有趣!我长大后也想设计漂亮的房子!” 童言稚语中文化自信悄然萌芽。
火把节川剧变脸 陈睿摄
扎根课堂播火种,情牵乡土促交融。化工学院青藤支教队在云南镇雄,将文化传承融入支教日常。通过开设趣味民族文化课堂,讲述民族故事、体验传统技艺,在孩子们心中深植文化认同。这份真诚耕耘,赢得了村民与孩子的深厚情谊。镇雄县火把节期间,他们欣然受邀,深度参与这场民族文化盛典:惊叹川剧变脸的瞬息万幻,喝彩武术杂技的刚柔并济。夜幕篝火旁,队员们与村民、孩子手拉手,围着跃动的火焰尽情欢舞。歌声火光交织,民族情谊在共舞中升华。队员们亲历了民间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强大的凝聚力。队长姚佳明感慨:“支教结下的情缘,让我们得以亲历这薪火相传的文化脉动,实践因此充满了直抵人心的温度与传承的厚重感。”
当红源队员在解放阁弹痕墙下追思烽火岁月,当“漂有所依”队员握着老人的手拆解反诈套路,当海空学子在拓染布上捶打出一叶春秋——6026颗年轻的心跳正与时代使命共振,在中华大地上写下铿锵誓言:“以信仰为炬照亮传承之路,以服务为犁深耕希望之田,以文化为笔绘就青春中国!”
【作者:韩子欣、张正巧】
【责任编辑:郭雪娇、曲晓琳、刘浩正、张可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