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7日,由校团委主办、军事爱好者协会承办的“社团公开课”第二十六期开讲。本期课程以“弹道曳火迹 扳机扣雷声”为主题,聚焦枪械发展历程与实操体验,吸引了全校三十余名同学参加。
本次公开课围绕“古代火枪类型探源”“现代枪械技术解析”“未来轻武器展望”以及“95-1式、92G型教具分解及实操”四个模块展开,旨在激发同学们对军事器械的兴趣,引导大家在探索中发展个人爱好。
活动伊始,主讲人赵正烔系统介绍了火铳、突火枪、火绳枪等古代火枪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。他借助影像史料,对比中外同时期代表性火器,解析它们在设计理念、制造工艺和使用效能上的异同。随后,赵正烔讲解了现代步枪、手枪的发展历程、核心机械构造与击发原理,重点介绍了导气式自动原理等核心技术突破。展望未来环节,他聚焦轨道电磁加速器、定向能武器及电浆投射装置等颠覆性技术,通过构建未来战场认知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。
在社团成员的指导下,参与同学亲身体验了国产95-1式自动步枪和92G手枪模型的拆解与组装过程。从卸下弹匣、分解枪机,到组装复进簧、复位击锤,每一步操作都要求精准与耐心。同学们在“咔嚓”的金属碰撞声中,沉浸式感受枪械内部结构的精妙与工程设计的严谨,对武器的维护保养流程有了切实认知。
“以前只在影视和游戏中接触枪械,感觉非常神秘。这次亲手拆装教具,精密机械的触感和操作逻辑的严谨让我无比震撼,对军事科技更感兴趣了。”课后,参与者佘岩松兴奋地分享了他的体验。
本次公开课不仅系统呈现了从古至今枪械技术的壮阔发展图景,提供了宝贵的枪械模型拆解机会,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探索军事科技、关注国防建设的种子,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。
赵正烔讲解枪械知识郭洋洋摄
同学们认真听讲郭洋洋摄
现场组装枪械模型郭洋洋摄
【作者:卢雨】
【审核:姜士绅 刘浩正 刘宇】